收錄文章
- 清代民國時期四川民間醫者群像探2022-04-14
- 中華傳統師道的君子人格特質及其2022-04-14
- 文化自信視角下河北特色地名文化2022-04-14
- 滄州特色地名文化探析2022-04-14
- 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策略初探2022-04-14
- 校企合作下傳統醫藥文化遺產的傳2022-04-14
- 網絡亞文化對大學生思想行為的影2022-04-13
- 傳統文化在廣告設計課程中的應用2022-04-13
2021年第32期
2021-12-30 點擊:
理論前沿
試論中華傳統文化展現的時代精神
李瑞雙;1-4
在中醫藥文化傳承中厚植愛國情懷樹立文化自信的策略研究
蘇正文;5-8
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角下的武術文化創新策略研究
李永彬;9-13
試論弘揚長征精神的當代價值
王雪瑩;14-17
基于中華思想文化淵源的思想市場培育探索
李小潔;18-21
少數民族預科生族群認同研究
吳學輝;22-25
理工科高校學生的紅色文化教育研究
楊蕊;26-29
紅色文化對提升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的現實價值
藍飛鵬;30-33
文學藝術
康庭芝及其《詠月》詩在《全唐詩》重出誤收考辨
張睿;34-37
文化傳承背景下廣西銅鼓視覺設計藝術創新研究
丁靜;38-41
傳統藍染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中的應用
文博;42-45
以成果為導向的古詩建模解讀
徐娥;46-49
傳媒文化
基于VR/AR技術的中華傳統文化傳播研究
郭正奕;50-53
選秀類綜藝節目中的“粉絲文化”探析
趙潔;54-58
圖書編輯在文化傳播中的作用分析
徐海英;59-62
自媒體時代大學生自拍文化內容構架研究
李烜;63-66
教育文化
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互動模式研究
李君;馬海洋;67-70
高職院校排球教學中合作教學模式之實踐探索
劉亞軍;71-74
論新文科背景下工程法學教育的困境與出路
梁晨;錢海峰;75-78
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對策研究
柳璐;79-81+93
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數據結構課程教學改革探析
楊智明;楊天晴;82-85
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學生幸福感的提升策略
卓青青;86-89
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及對策分析
吳瑋柏;90-93
職業本科康復治療專業教學標準開發與實施
李中華;94-96+100
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面臨的問題與對策
張東良;97-100
我國幼兒體育師資培養現狀與對策分析
劉彬;熊少波;101-104
歷史文化
文化自信視域下初中歷史統編教材的解讀
胡天陽;宋新泉;105-108
侗族“侗寨·五娘”的基本內涵與文化特征
黃煜欣;109-112
異曲同工:關于臺州“大陳島墾荒精神”與紹興“膽劍精神”的探論
林洋;赫林;石錦錦;113-116
媒介考古學視域下的西洋鏡史話
鐘家治;117-121+147
流散先秦出土簡牘的海外搶救與研究
金方廷;趙桃桃;122-127
語言文化
淺論中文古詩詞英譯意象缺失的原因
朱雯靖;朱穎;朱寧寧;張思涵;朱婧陽;128-131
文化視域下漢字在日本的發展及其社會性探究
喬銘;132-135
漢維數詞對比與翻譯
趙莉莉;馬雪梅;136-139
日語格助詞ニ、デ、ヲ的意義框架及其誤用探析
袁琳艷;140-143
民航英漢平行翻譯語料庫建設路徑與應用研究
陳華妮;王迪;144-147
文化產業
“數字游戲+非遺”交互體驗模式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麒麟舞中的應用分析
周秀梅;張程;148-151
基于5W傳播模式的河南博物院傳播要素及策略探析
劉亞奇;152-155
產教融合背景下毛南族儺面具設計文化創新與實踐研究
莫開宇;156-159
基于文化創意的鄉村旅游開發研究——以徐州為例
翟勝增;160-163
淺論世界遺產地居民在遺產保護中的作用——以世界遺產“麗江古城”束河古鎮為例
馬紅;164-167
文化交流
《紅樓夢》的對外漢語教學探析——以日本留學生為例
畢瀟雨;168-171+176
來華留學生中國傳統文化習得推廣的策略與實踐——以“漢語韻”微信公眾號推廣《三字經》為例
林雨婷;孫嘉悅;林子軒;172-176
來華留學生文化隱性課程教育實驗研究——以桂林旅游學院來華留學生為例
劉云婷;陳麗航;177-182
IBDP國際中文教育融入地域特色文化初探——以蜀派古琴文化體驗主題為例
牛莉;183-186
傳統文化
基于傳統文化的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研究——以工匠精神為例
朱麗娟;李娟;187-190
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職教育的策略研究
楊德昌;191-194
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路徑探析
翟嶼潼;195-198